泰山“寻龙” | 泉水引下山 注入双龙池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2024年02月08日 22:27

无论是泰安人还是来旅游的外地人,行至岱庙南门附近,第一眼看到的建筑物都是一个池子和池中央的两棵大树,随后便是一个古旧的亭子,上书三个红色大字“遥参亭”,这便是老泰城的中心,泰安土语俗称“亭子门首”。而那个池子就是双龙池。

双龙池位于遥参亭南19米处,因池内东南、西北各有一石雕龙头而得名。双龙池景点由双龙池、古槐树及“双龙池碑”“万古流芳碑”(均为引水竣工记事碑)组成,外侧用汉白玉石栏杆围挡,形成一矩形小广场。在小广场内,水池上方的四周用石板围挡,方形石柱隔开,水池东西长约3米,南北宽约2米,高约1米,柱头、柱身皆雕刻花卉石纹,北侧中间石板嵌刻“龙跃天池”4个大字。

根据相关历史文献记载,双龙池始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当时,为了解决泰城居民饮水问题,泰安地方官员捐资开凿水渠,自王母池而下引东溪梳洗河之水入城,并环绕岱庙修水渠,在遥参亭前建水池,引山泉水贯入水池。从山上引入泰城的泉水,水势旺盛,清流滚滚,极大方便了泰城居民用水。据了解,引水的渠名为“曹公渠”,储水的池子就是“双龙池”。如今,双龙池处矗立的“万古流芳碑”,书刻记录了众官捐资、建造石渠、开挖水池、引水入城的过程,以及百姓“欢乐之象,感召天和”的欢悦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