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热点丨扎根科技小院,奔波田间地头,山东农大学子在离农民最近的地方“自找苦吃”

泰安日报社·最泰安全媒体2023年05月18日 08:29

今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时强调,你们在信中说,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说得很好。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

吃苦励志,苦生芳华。在坐落于泰山脚下的山东农业大学,也有许许多多“自找苦吃”的青年。他们或甘坐冷板凳、耐得住寂寞,在实验室里吃潜心科研攻关背后的“苦”;或扎根科技小院,奔波在田间地头,在离土地、离农民最近的地方,吃解民生、治学问背后的“苦”;或致力于创业创新,服务生产一线,吃不断完善高产高效的先进适用技术背后的“苦”……

当总书记的谆谆话语、殷殷期盼传到这群青年的耳畔,他们更加坚定了自己“找苦吃”的选择,也更加坚信“先吃苦、后成甜”。

坐住坐稳科研的冷板凳

进入五月,山东农业大学岱宗校区的校园美得像幅画,校外的蔷薇花竞相绽放,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前来拍照。与这浪漫景象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里的安静与忙碌。

这是山东省属高校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无数项科研成果从这里走向国家乃至世界的舞台,每一间实验室里定格的都是山东农大科研团队日夜俯首的身影。在二楼的一间实验室里,学校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于洋、硕士研究生张祥正在取二棱期的小麦茎尖材料。他们是学校作物发育分子生物学研究团队的成员,目前正跟着苏英华教授开展课题研究。

实验所需的0.1克样本,两个人一起操作的话也得需要一天时间才能取完。“基本每天得有十三、四个小时‘泡’在实验室,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项实验任务,在等待这个实验反应结果的时候,就可以把下个实验做了,安排很满,也很充实。”于洋说。

选择了科研,也就意味着选择了寂寞和“冷板凳”,意味着要面对无数挫折与难题。“我们要实现的是从‘0’到‘1’的突破,这个过程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于洋对此深有感触,有一次她在验证作物再生能力的提高是否是因为激素水平的提高时,从培养、取材到观察、检测,用了大概5个月的时间,最后的结果却不理想,这就意味着之前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板凳要坐十年冷’,这个时候只能学会自我排解,但我们相信实验终会成功,我们会迎来被肯定的惊喜时刻。”

读本科时的张祥喜欢弹吉他、打篮球,还组了一支乐队,经常参加演出,与现在的生活截然不同。“那个时候当然是快乐的,但是那种是即时的快乐、个人的快乐,快乐之后还是会对自己的人生价值产生怀疑,对生活充满迷茫。直到来到山东农大跟随导师正式参与科研工作之后,才有了一种使命感。”张祥说。

做科研苦吗?张祥的答案是肯定的。“不过这种苦是有意义的。我们现在从事的小麦再生研究和小麦分子育种对于守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苦的背后是将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和人民的‘大我’中的满足和甜蜜,而且有兴趣的科学研究也是一种享受。”张祥认为,带动他们“吃苦”的,还有导师们的付出和奉献,“作为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他们也在‘吃苦’。老师对科研工作有了新的灵感和线索后,很快就会组织大家进行课题交流,进而推进工作,夜里12点左右讨论课题是常态,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科研的道路上,老一辈满头华发,新生代逐渐成长,唯一不变的是初心与传承。目光所及之处,意志所在,使命必达。

在科技小院种出新天地

小满将至,在岱岳区马庄镇的广阔田野上,碧绿的麦田长势喜人。微风拂过,麦浪翻滚、麦穗飘香。

上午9时许,初夏的阳光已经有些炙热,照射在身上微微发烫。在一片麦田里,几个年轻的身影引人注目。他们戴着遮阳帽,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衣服、鞋子上已经沾满泥土,手上的动作却没有停下,有的收割麦穗、进行取样,有的共同协作、用仪器收集数据……这里是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的试验田、示范田,这帮年轻人是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的学生,从今年3月份小麦开始拔节到6月份收获,他们都会驻扎在附近的科技小院里。

“这帮孩子不容易,大晌午头也在地里干活,我们看着可心疼了,现在哪有家长愿意让孩子受这种罪。听说他们在做实验,以后研究出来的成果能帮助我们增产增效。孩子们有文化、肯吃苦,心里想着我们农民,必须给他们竖个大拇指。”一位路过的农户不由赞叹。

日头渐高,农学院作物学专业研一学生刘小茹抱着一大捆麦子从麦田里走出来,并将其放到了一辆农用三轮车上,她要先将这些实验用材运回科技小院里,还有两名女生一起随行。“来到科技小院后,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大家都学会了骑农用三轮车这个本事。”刘小茹打趣道。3名女生晒得通红的脸蛋上挂着灿烂的笑容,旁人从她们的身上看不出一点儿娇气。

科技小院距离麦田只有几分钟的车程,回到小院后,大家顾不上休息,就开始忙活实验上的事。说是科技小院,其实就是农村最普通的二层砖房,空间不大,一楼是学生放置样本、实验器材、工具以及日常做实验的地方,吃住则在二楼。在这里,女生一间房,男生一间房,睡的都是最简易的折叠床,客厅里摆放着一张长方形的木头桌,桌子上摆放着几台电脑。

“我们平时会自己做饭,忙的时候就从村里买点儿。来到小院之后,我脑子里已经没有时间的概念了,平时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小麦上。”肖丽华是农学院农艺与种业专业的研一学生,负责记录观察减垄增地技术的实效,前几天泰安气温上升,她在地里把防晒衣脱了,结果胳膊被晒伤了,恢复了好几天才有所好转。“作为农学生,我们只有吃过农民吃过的苦,吃过祖先吃过的苦,才能更好地去思考怎样做才能让农民少吃苦。”肖丽华说。

肖丽华和刘小茹都是“00后”,她们在这个美好的年纪,毅然选择了吃农学的“苦”。“附近的农户知道我们是农大的学生后,经常会带着地里的小麦来问问题,有的还把我们带到地里去查看小麦的生长情况。我们会尽全力给他们解决问题,遇到不会的就向老师请教。”这段经历让刘小茹对自己的选择感到十分骄傲,在学中干、干中学,作为农学生,他们的理想就是能够服务一方百姓。

看着学生学会吃苦、学会运用知识、学会服务农民,小院指导教师、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代兴龙欣慰地说:“如果人人都爱玫瑰,谁来守护家乡的麦穗。这里条件苦、学业忙,一天24小时恨不得‘长’在地里,但是在小院待了几个月后,学生们对农业农村农民的理解会更加深入,也能够真正懂得脚踏实地、服务‘三农’的意义,这里培养了青年学生的为农情怀。”

山东农业大学自2019年开始参与科技小院建设工作,先后在全省15个市建设科技小院110个,300余名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了400余项科研攻关课题,为解决地方生产难题、推动农民致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贡献了山农智慧和力量。

奔跑在创新创业的赛道上

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在山东农业大学,创新创业已成为学生的必修课,每年都有一大批学生在专家和团委老师的指导下,走入实验室,走进田间地头,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导师的课题研究试验等,主动了解国情、民情,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当前,‘藏粮于地’处在跨行业技术融合、高质量纵深发展阶段,科技自立自强必须要有一系列自主核心知识产权技术,以及有创新精神的青年人才队伍。”入职10年,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刘之广在探索中发现,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秉承创造、创新、创业相融合的理念,是实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融合的最佳模式。“优秀的项目还要有优秀的学生带头人,培养高质量人才也是创新创业的最终目的。”目前正在学校读研一的学生董晶晶就是刘之广全面考虑后选择的培育对象。

今年4月,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秸衣锁肥”团队捧回了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国家级金奖,打破了学校记录。董晶晶是该团队的负责人,从大一进入山东农业大学开始,她便奔跑在创新创业的赛道上,生活从此被各类训练、调研、项目研究试验等填满。

创新创业是一个困难而又漫长的过程,一项技术、一个方案要完善上百遍。“我们进行的是缓控释肥研究,在两位老师的指导和多位师兄、师姐的‘传帮带’下,历经1100余次的实验室、车间和大田试验,独创出能使作物种植‘减肥’增产的新一代生物基材料包膜肥料,实现了节本增效。”董晶晶说,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将科研与帮扶农民有机融合,利用专业知识投身环保公益,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在董晶晶看来,作为一名农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不仅来源于书本,还来源于与农民、田间地头的亲身接触。这需要大家去实地调研、了解和体验,从而更好地掌握农业科技的应用和示范,为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资源与环境学院博士生李俊银进行的是肥料研究,结合企业需求通过化学方法降低肥料应用成本。“看到自己的产品投入使用的那一刻,知道自己的努力都是在为农业发展作贡献时,我觉得一切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李俊银说。

青年人为何要“自找苦吃”?山东农业大学学子给出的答案是:因为他们志在“三农”,也深知路程遥远,于是不惧艰辛、向难而行,直面研究的“难”,主动找“苦”,练就兴农本领,助力建设农业强国。

“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出生在最好时代的他们心怀“国之大者”,让青春与祖国同频共振,坚守强农兴农的信念,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终将会把吃过的苦变成未来回忆的甜。